1927年7月,黨中央作出了在南昌舉行起義的決定。周恩來受黨的委派,從武漢經九江,秘密前往南昌組織領導武裝起義。
在白色恐怖下行動,需要極端保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周恩來嚴守秘密,即便對妻子鄧穎超也守口如瓶。多年后鄧穎超在回憶文章中寫道:“要離開武漢的時候,在晚飯前后才告訴我,他當晚就要動身去九江。去干啥,呆多久,什么也沒有講。我對保密已成習慣,什么也沒有問……后來還是看了國民黨的報紙,才知道發生了南昌起義。”
確定起義部署后,黨在各部隊逐級進行了秘密傳達。當時聶榮臻被周恩來派到九江,任務是“通知我們的同志,叫他們了解中央的意圖,做好起義的準備”。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到九江以后,就一個部隊一個部隊去傳達,因為起義計劃是非常秘密的,主要傳達給各部隊負責同志……告訴他們做好一切準備,一接到中央命令,就立即行動。”
在起義準備的最后幾天,為了保密起見,葉挺、賀龍分別召開會議下達起義決定和戰斗任務,并且嚴格控制了知悉范圍。時任第二十四師政治部主任的陳子堅曾回憶說,葉挺同志召集第二十四師營以上的干部開了秘密會議,宣布參加起義,并“要求同志們在行動前要絕對保守機密,在行動時要勇敢迅速消滅敵人”。時任第二十四師七十二團三營營長的袁也烈回憶:“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四師一部分營長以上的軍官,上午接到師長葉挺的緊急通知:下午某時在南昌某地開會……會場是臨時布置的,遠處有衛兵站崗警戒,閑人一個也不許進來,看來會議很機密。”
袁也烈還回憶說,那時軍隊黨的組織是極秘密的,團有支部,營有小組,團部批準了戰斗計劃之后,黨的小組討論了執行計劃的辦法,對于如何保證戰斗的突然性和秘密性,作了周密而具體的安排。第二天下午,全營官兵都接到了黃昏之前出發的通知,但去哪里、做什么,并沒有明確。那之后,具體任務也是逐級傳達的。據史料記載:“(部隊深夜露營后)首先連長召集三個排長睡在一起,小聲小氣地談了一陣;然后排長又和三個班長睡在一起談了一陣;最后班長照樣和戰士談一陣。接著,大家就輕輕地打上綁腿,穿好衣服,扎好皮帶;每人左臂纏上一條作為戰斗時識別用的白毛巾。這些,全部作得很迅速,很巧妙,然后依舊躺下假睡。”這期間,起義部隊還以“會朋訪友”“移防安營”等名義,想方設法對任務目標進行秘密偵察,以摸清敵人的兵力部署。
7月31日深夜,起義部隊秘密行動起來。時任賀龍警衛連長的黃霖后來回憶:“整個起義軍的各部都遵照命令,根據各自的任務,向各個敵人駐地秘密移動,將敵人秘密包圍,或秘密接近敵人,占據要點,以便一聽到信號,就立即發起沖鋒,殲滅敵人。”8月1日凌晨,隨著起義槍聲的響起,各部隊由秘密行動轉入對敵進攻,經過4個多小時激戰,勝利占領南昌。
來源:《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