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個普通的家庭長大,有次與爺爺奶奶談起家風,兩位老人說:“家風不是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是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無形中陶染著我們,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提到“家風”二字,我時常會想到爺爺奶奶,他們為人正直、善良、節儉、勤勞,而爺爺的廉潔最讓我信服。
以勤勞節儉治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縣城里的物質生活改善了,但是爺爺奶奶的節儉和勤勞是刻在骨子里。小時候,我家住的房子三樓有個天臺,奶奶便用磚砌了一方的小菜園,每天早起翻土、澆水、抓蟲,忙的不亦樂乎。小蔥、香菜、大蒜頭……家里的配菜大都是來自于奶奶樓頂的小菜園。奶奶常說,雖然生活好了,但不能忘了勤勞節儉、自力更生的傳統。
爺爺也有自己勤儉的“拿手技術”。家里有不轉的電風扇、掉光了布條的拖把都是爺爺修好的。爺爺每次坐在門口修理,我和弟弟搬個小板凳坐在旁邊看著,舊的東西到了他手里,像變魔術一樣總會煥然一新。他們節儉的生活方式也影響到我和弟弟,現在家里小家電壞了總是修一修就繼續用。

(熊乙怡與爺爺的合影)
以廉潔自律修身
在與爺爺的相處中,有一件事給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我上小學時,爺爺由于工作調動關系,去了武漢一個新成立的項目組,作為項目經理,逢年過節少不了有很多“親戚”過來看望。爺爺每次都是很客氣地接待客人,但如果提到要“破例”招錄,他都會認真而又嚴肅地拒絕所有“開后門”的請求。
記得有一次,家中一位親戚帶了一份零食大禮包上門。因為家中平日節儉,很少買零食,嘴饞的我趁著爺爺奶奶沒注意拆開了包裝,吃了其中一兩樣零食。結果很少發脾氣的爺爺狠狠地教訓了我,隨后他帶著我買了同樣的禮包送還回去。
歸途中,爺爺向我說了很多,教導我做事要有原則、有制度,8歲的我自然是聽不太明白,但爺爺說的“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清廉則無畏,秉公則無私”這兩句中華俗語,卻一直深深的影響著我。隨著工作經歷和人生閱歷的增加,我對爺爺的教導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熊乙怡時刻堅守廉潔自律底線)
以公正客觀立足
有次,一位合作已久的客戶私下和我溝通,某批測試樣品在早前已經做過一輪檢測,結果是合格的也正常出具檢測報告,現在該批樣品在原有基礎上做了更新,但因為他們交貨時限快到了,測試項目多且時間長,希望在原報告上直接修改后出具一份合格的報告,可以私下給予“辛苦費”。我當時一口回絕了客戶,因為我深知質量一直是廣電計量堅守的生命線,絕不能出具虛假數據和報告。
后來,經過多番的溝通與勸說,讓客戶打消了這個念頭,我和團隊也全力協調各實驗室以最快的服務速度高質量完成了整個測試項目,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還記得,去年爺爺領到“光榮在黨50周年”紀念獎章時,我還笑著說我的黨齡連爺爺黨齡的零頭都沒有,但當時的我在心中已暗下決心,要在工作崗位上努力奮斗拼搏,堅守這份“正直”“廉潔”,用實際行動展示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

(深圳子公司黨支部凝聚力量勇擔當)
爺爺奶奶的一言一行, 似是“春雨潤物”般沁潤進了我的生命,它鞭策著我,激勵著我,也改變著我,變得更加自律、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