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時,強調按德才兼備的標準選用干部,并且把德放在第一位。他指出:“德才并重,以德為主。反對只顧才不顧德,也反對只顧德不顧才。才德應該是統一的。才,不是空才;德,也不是空德。考察一個干部的才和德,主要應看其在完成任務中的表現。”陳云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書記時,強調“選干部,首先要看德,有才缺德的人不能用。德好,才差一些不要緊,放到領導崗位上鍛煉幾年,才干是可以練出來的。”他指出:“德才相比,我們更要注重于德,就是說,要確實提拔那些黨性強、作風正派、敢于堅持原則的人。”“德才兼備,才干固然要有,但德還是第一。”
選用干部德才兼備的具體標準,1940年11月,陳云講了四條:一、忠實于無產階級事業,忠實于黨。二、與群眾有密切聯系。三、能獨立決定工作方向并負起責任。四、守紀律。陳云認為這四條“用干部的標準,概括起來有二:政治,能力。兩者不能缺一,以政治為主”。
陳云講的選用干部的四條標準,對黨忠實、與群眾有密切聯系、守紀律這三條都是德的內容、政治上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德才兼備,德是第一位的。對黨忠實,就是對黨的指導思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事業的忠誠。與群眾有密切聯系,就是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守紀律,六屆六中全會強調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陳云專門講過《嚴格遵守黨的紀律》的課,指出:“無產階級政黨如果沒有鐵的紀律,就不能鞏固自己,團結群眾,堅持斗爭,戰勝強敵。”對黨忠實、聯系群眾、遵守紀律,就要有自我批評精神。陳云說:“共產黨是做事業的黨,共產黨員是做事業的人,做事就不可能沒有錯誤。”“有了錯誤,發現了缺點,我們就要糾正。怎樣糾正呢?就是要作自我批評。”“共產黨員只有掌握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才可以不斷前進。”
還應指出,選用干部的四條標準雖只有一條是講“才”的,但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條。“有獨立工作能力”,不是那種當“留音機”“傳聲筒”的能力,而是敢于擔當,能獨當一面,能將普遍要求與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忠于職守,拿得起放得下的能力,是現實需要的實際能力。陳云說:“現實需要的工作,是黨、政、軍、民。這里又有許多部門,而且不可缺一。吃飯穿衣,就是一件大事,一件難事。作為一個革命家,不能只是高談闊論,主要是工、農、兵、學、商,三百六十行,即做各種各樣的實際工作。”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