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深化廣電計量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質量實效,發揮各黨支部、團支部學黨史、展風采的示范帶頭作用,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以實際行動慶祝建黨100周年。廣電計量黨委通過黨建帶團建,開展“百名黨團員講100個家門口的黨史故事”實踐活動,邀請先進黨員、團員錄制音頻,向公司全體職工講述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篳路藍縷奠基立業、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奮斗史。
“家門口”的黨史故事 第25期

主講人:車丹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工作崗位:項目管理副經理
所屬支部:職能綜合第二黨支部
講好黨史故事,獻禮建黨百年。歡迎大家收聽本期“家門口”的黨史故事。大家好!我是職能綜合二黨支部車丹。今天我講述的是關于“中共三大”的黨史故事。
1923年6月初,一個身穿藍布長衫、操湖南口音的年輕人,悄悄從上海乘船來到了廣州。這一年,他剛好30歲,任中共湘區執行委員會書記。
與他前后抵達的,還有來自國內各地的黨代表和工運領導,如李大釗、張國燾、譚平山、蔡和森、向警予、徐梅坤等。他們在半個月前接到秘密通知,前來參加在廣州舉行的中共三大會議。
當時的廣州東山區還很荒僻。為安全著想,廣東區委臨時租用了恤孤院路31號,作為秘密開會地點。
此時,京漢鐵路工人運動剛剛失敗,工人運動走向低潮。殘酷的現實,讓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治,僅僅依靠工人階級的力量是不夠的,應該建立工人階級和民主力量的聯合戰線。因此,中共三大的中心議題就是解決好革命的策略問題。
在大會發言中,對于如何推進國民革命,建立各階級的聯合戰線,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探討,毛澤東認為,隨著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更加尖銳,國民的革命意識會日趨強烈。他依據粵漢鐵路、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中注意團結各方人士的經驗,論證了工人加入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從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通過了12份正式文件,確定了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與國民黨進行黨內合作的策略方針。同時,選舉成立了新的中央委員會,毛澤東首次進入中央執行委員會,并當選為中央局秘書,成為中央領導核心成員。
中共三大確立國共合作的策略,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拉開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序幕,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重要開端。表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重視團結各方力量,這也是保證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新時代的中國,要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同樣需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需要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