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深化廣電計量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質量實效, 發揮各黨支部、團支部學黨史、展風采的示范帶頭作用,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以實際行動慶祝建黨100周年。廣電計量黨委通過黨建帶團建,開展“百名黨團員講100個家門口的黨史故事”實踐活動,邀請先進黨員、團員錄制音頻,向公司全體職工講述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篳路藍縷奠基立業、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奮斗史。
“家門口”的黨史故事 第14期

主講人:張雷剛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工作崗位:成都計量實驗室主任
所屬支部:成都子公司黨支部
講好黨史故事,獻禮建黨百年。歡迎大家收聽本期“家門口”的黨史故事。大家好!我是成都黨支部張雷剛。今天我講述的是發生在四川懋功(今小金縣)北部的兩河口會議的黨史故事。
1935年6月18日,中央紅軍向懋功北部重鎮兩河口聚集。24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率紅一方面軍主力達到兩河口。為統一戰略方針,確定紅軍戰略行動,中共中央決定召開政治局會議。25日,紅四方面軍由雜谷腦翻虹橋山抵達兩河口出席會議。26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兩河口關帝廟內舉行,會議決定兩軍會合揮師北上,以創建川陜甘根據地。這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史上具有僅次于遵義會議地位的具有重要意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兩河口會議”。

兩河口會議上紅軍當時面臨艱難環境作出的戰略決定:會議否定了張國燾的錯誤主張,明確提出建立陜甘革命根據地,以便領導和推動全國抗日運動的戰略方針,為紅一、四方面軍揮師北上、深入發展革命運動和奪取全國勝利指明了正確方向。
讀了兩河口會議的故事,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在重重阻撓、時刻面臨生死存亡的情況下,仍然堅定信仰、抱定抗日救國的意志,時刻以拯救中華民族為己任。這種精神意志也是我們后來人在工作中勇挑重擔,不畏困難的信念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