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深化廣電計量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質量實效, 發揮各黨支部、團支部學黨史、展風采的示范帶頭作用,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以實際行動慶祝建黨100周年。廣電計量黨委通過黨建帶團建,開展“百名黨團員講100個家門口的黨史故事”實踐活動,邀請先進黨員、團員錄制音頻,向公司全體職工講述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篳路藍縷奠基立業、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百年奮斗史。
“家門口”的黨史故事 第2期

主講人:辛樹秋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工作崗位:天津子公司電磁兼容室-技術支持主管
所屬支部:天津子公司黨支部
講好黨史故事,獻禮建黨百年。歡迎大家收聽本期“家門口”的黨史故事。大家好!我是天津子公司黨支部辛樹秋。今天我講述的是發生在天津關于“天津來電”的黨史故事。
抗日戰爭爆發后,中共河北省委為了及時與上級黨組織保持聯絡,決定建立秘密電臺。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長、秘書長兼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姚依林負責籌建并領導電臺工作。
在籌建電臺過程中,姚依林選定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生、地下黨員王士光與河北女師附中學生、共產黨員王蘭芬,二人假扮夫妻,在天津英租界62號伊甸園(今沙市道45號)建立秘密電臺并開展工作。

兩個地下黨假扮夫妻
“嘀嘀噠噠”,一連串紅色的信號沖破黑暗的夜空,不斷傳送著堅持在淪陷區工作的中共組織向上級組織匯報的情況,也傳遞著黨中央的聲音,給戰斗在白區的黨組織和處于水深火熱的淪陷區人民群眾帶來希望和曙光。
秘密電臺的建立,使黨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及時傳達到河北省委和天津市委,對指導津冀地區的抗日斗爭發揮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經常以“天津來電”為代號,將河北省委向中央的請示報告轉發聶榮臻等,并作出相應指示。從1937年底至1938年11月,黨中央和北方局給河北省委的指示電達七十余份之多,并以“鳴之兄”為代號向省委書記馬輝之發出指示。這些電文直接領導了冀東抗日暴動,天津也成為黨指揮冀東暴動的中心。

秘密電臺地址
讀了天津來電的故事,我看到了戰爭年代的共產黨員克服重重困難,勇于奉獻的崇高精神;而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在革命前輩付出生命代價換來的幸福、安定的生活中,我們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奮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