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會”是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路街道二一二所社區的“特色”。大事小情、宣傳服務、選舉換屆……這些事都是在“板凳會”中進行的。
在社區辦公室,居民坐在馬扎上學政策、聽新聞,不費多大工夫,倒長了許多知識。最近,二一二所社區書記、主任柳海闊將黨史學習教育也安排在“板凳會”中。
3月19日,一場“學習黨史踐初心 志愿服務暖民心”活動在二一二所社區辦公室舉行。社區黨總支邀請住戶——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朱煥江、于得水、賀進泉為吉祥路小學的師生和社區居民上黨史學習教育的第一課。
88歲的朱煥江于1953年初赴朝作戰,參加過金城反擊戰。“一次,我負責向前方送情報,當時只知道大概方位。敵機不時在空中盤旋,我沿著山路走了6個小時才避開封鎖線,最終將情報順利送到前方部隊。”提起當年的經歷,朱煥江老人記憶深刻。
二一二所社區副主任郭邢媛說:“朱煥江爺爺講到他們同朝鮮人民一起修橋的經歷,和《金剛川》電影中的場景非常相似。我被志愿軍頑強拼搏、視死如歸的精神所震撼。”
談起過往的經歷,于得水說,自己并沒干什么。賀進泉將自己的功勛章、工作日志等給學生展示,學生們好奇地向他提問。
一名學生代表說:“以前,我覺得戰爭離我們很遙遠,只在影視作品中了解過抗美援朝戰爭。今天,我聽了爺爺的講述,才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既然是共產黨員,就要獻身革命事業。如今,名和利對于我們來說都不重要,我們只希望更好地發揮余熱。現在,我結合自己的經歷進行宣講,將英雄保家衛國的故事講述給孩子們。”朱煥江說。
“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講述戰爭經歷,讓青少年接受鮮活的紅色教育,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下一步,我們將聯合學校、商戶,邀請更多的老戰士、優秀黨員代表,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黨史活動,通過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堅定理想信念。”柳海闊說。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愛祖國,愛人民,鮮艷的紅領巾飄揚在前胸……”“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三位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士身著軍裝,戴著功勛章,給孩子唱中國人民志愿軍戰歌。小學生穿著校服,佩戴紅領巾,為老爺爺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老人的歌聲鏗鏘有力,將人們帶回戰爭歲月;孩子的歌聲充滿朝氣,讓人們看到生機與希望……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