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春日里的上海正逐漸恢復往日的繁忙氣息。入滬大門迎接返程客流,白領們重新走進樓宇,街邊小店悄然開張,企業、商圈逐漸步入正軌……有序復工復產初現成效背后,是持續發力的“黨建引擎”——
從五大包干的基層防控“訣竅”,到深入一線的各個“黨員突擊隊”,從扎實高效的區域化黨建聯建,到第一時間成立的臨時黨支部,上海在黨建引領下為城市恢復活力拉緊防線、注入能量。
從“入口”到“出口”
嚴格管理、毫不放松
復工復產,首先意味著返程的人群流入。在上海,一個個臨時黨支部守好各個入口大門,落實從嚴管控、嚴防輸入。
三個臨時黨支部共同駐守上海站“鐵路大門”,臨時團隊高效運轉
疫情發生后,靜安區委第一時間成立鐵路上海站疫情防控現場指揮部,在鐵路上海站東南、西南、西北三個出口,有三個臨時黨支部共同駐守這道“鐵路大門”。第一道查驗,宣傳引導,補充登記,后臺登記,保障組,信息組……臨時團隊在高效運轉, 2月4日上崗以來,這支隊伍6小時一個班次,每天4班倒,無間歇“守大門”。
鐵路上海站的留驗站
團隊成員來自“四面八方”,他們是靜安區機關、公安、城管執法等各條線的黨員干部,以及踴躍報名的社會志愿者。黨組織帶領下,站、區力量攜手聯防聯控。
鐵路上海站地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黨組書記表示,這支隊伍能在第一時間拉得出來、有戰斗力,有賴于黨建在平時打下的堅實基礎。“我們的區域化黨建有18家成員單位,大家平時就把工作任務放在一個工作平臺上分享、相互補臺,現在戰‘疫’打響,行動迅速高效。”
有人員要進來,也有產品要出去。南港碼頭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陸域唯一的一類口岸開放碼頭,疫情發生后,南港碼頭在黨建引領下提前安排了一批工人常駐碼頭,進行封閉式管理,保證出口產品到達碼頭后能夠及時裝船作業。這些準備,看似增加了成本,卻在復工復產中贏得了“先機”。
安提瓜和巴布達籍“安內格特”輪靠泊在南港碼頭
3月3日傍晚,安提瓜和巴布達籍“安內格特”輪順利靠泊南港碼頭,與3月2日靠港的中國香港籍“天福”輪形成運力共同運載54片滬產風力發電機葉片銷往南美和歐洲等國。這是上海吹響復工號角后南港碼頭迎來的首波作業高峰。
洋山邊檢站以建設四強黨支部為抓手,支部領導下沉一線,黨員民警沖鋒在前,為船舶快速辦理通關手續
特殊時期需要鐵一般的責任和擔當,洋山邊檢站以建設“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的“四強”黨支部為抓手,支部領導下沉一線,黨員民警沖鋒在前,為船舶快速辦理通關手續,并派出警力全天候值守,確保國際航行船舶在港期間安全和葉片專業裝卸工人輪班連續作業,為臨港產業園區復工復產提供堅實基礎。
沖鋒在前
“黨員突擊隊”落實各項保障
高質量的電力供應,是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發展和運行的重要“生命線”。在當前與疫情斗爭的特殊時期,既要高效接電為防疫前線“輸血”,又要密切對接重要企業、行業和項目。從思考研判到切實行動,“黨員突擊隊”沖鋒在前。
國網上海電力黨員服務隊承擔了高鐵等重要交通設施的電力維護工作
“小口罩”牽動大家的心。用電增容早一秒,口罩生產就多一些。從絕對數看,美迪康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的用電量不高,但這是一家上海大型口罩生產企業,自春節以來就一直滿負荷運轉。經過在口罩廠支援生產的電力黨團員志愿者實地了解,確認企業有增容的需要。
松江供電公司為口罩廠“閃速”增容
“增加一臺200千伏安的變壓器,就放在這里,由這條線路供電。原先擬定的電纜供電施工方案太慢,改為架空線供電,大家抓緊時間!”得知這家企業確實有新增生產線的需求后,國網上海電力松江供電公司生產副總帶領“黨團員突擊隊”,趕到廠區外實地勘查。
一天之內,他們完成了立桿、架設變壓器、放線等擴容設備施工,讓企業新增了98千瓦用電容量,供電能力瞬間提升60%。
這是上海各級黨組織以實際行動為企業提供保障的縮影。長寧區商務委全委一盤棋,服務企業工作組的黨員干部更是全力開展商務領域聯防聯控。他們第一時間推出針對企業反響訴求征集的微信小程序,進行企業訴求的快速梳理,在短時間內收到大量企業回應,效果明顯。為支持餐飲類企業積極復工,黃浦區商務委幫助企業探索新的供應通道,對接相關樓宇,在解決企業困難的同時,還解決了樓宇白領的用餐問題。
上海豫園商城
企業自身也在黨建引領下“全體總動員”。作為上海地標“名片”,豫園商圈在2月24日開門復工,當日返崗人員約700人,包括300人左右的商戶門店人員,商圈門店大部分已正常對外營業。這背后,是豫園集團各級黨支部和一線黨員提前下的“細功夫”。其中,針對因疫情原因無法及時返崗的員工,集團各黨支部書記逐個聯系,進行動態情況跟蹤;為協調采購各類防疫物資,綜管暨黨群辦想盡辦法多方聯系,確保物資及時到位。
浦東公安分局干警對轄區人員及單位防疫情況進行排摸
浦東公安分局各基層黨組織組建了黨員突擊隊184支,黨員干部主動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為確保轄區復工復產有序進行,浦東公安分局還會同新區建交委、生態環境局成立聯合專班,在短短3天時間內,就完成了對轄區相關行業從業人員及單位防疫情況的初步排摸和梳理。
返工先防疫,監督檢查也必不可少。黃浦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所對區內辦公樓宇開展了監督檢查,增強樓宇免疫力。監督員現場要求各商務樓宇根據疫情發展的實際情況,健全并完善防控應急方案或預案,嚴格落實樓宇人員信息申報登記及動態管理工作。
打好“組合拳”
拉緊樓宇社區“生態圈”紅色防線
“您好,請有序經過我們的‘紅外熱像儀’前方檢測體溫。”在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的華敏翰尊國際大廈里,分布著300多家企業,人員多、事情雜,千頭萬緒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這里卻顯得井井有條——“黨建一根針串起了街道、物業、企業好幾方,我們一起聯動,守護好我們這棟樓宇。”毛春欣就職的公司就在華敏大廈里,早上7點剛過,他就從浦東的家中出發來到大廈一樓大廳,向華敏樓宇黨委報到后,穿起紅馬甲,以黨員志愿者的身份協助江蘇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對大樓內企業返崗員工進行登記和防疫宣傳工作。與他并肩作戰的,是街道專職黨群工作者、樓宇白領黨員志愿者、街道派出所同志,還有物業保安。
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的紅馬甲黨員志愿者
一幢樓宇、一片園區、一個社區,都有各自的“生態圈”,在復工復產之際,一道道紅色防線為其筑起防疫屏障。
梅隴鎮轄區內,人員密度大,公共區域多,企業分布散,開工時間不一,員工沒有統一的管理部門。閔行區梅隴鎮依托“一軸四網”黨建網格,壓實鎮域內的26名村、公司黨總支兩新黨務干部、9名黨建顧問、20名園區、樓宇支部書記職責,保障疫情防控和企業生產兩不誤。
曲陽路街道黨工委主動與區域化黨建成員單位和“兩新”黨組織對接
為扶持轄區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虹口區曲陽路街道黨工委挖掘專業資源,牽頭聯合社區法律顧問團隊組建專業隊伍,搭建線上咨詢平臺,開展法律咨詢服務;牽頭社區商會成員單位成立企業家志愿服務隊,在樓宇園區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樓宇園區員工的健康安全。
“面對這場疫情防控戰,曲陽路街道黨工委主動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防控疫情工作的優勢,帶領黨員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克服困難,共同筑牢防線、守護家園。”曲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說道。
黃浦區半淞園街道
目前,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轄區內1283家企業復工率已過半,街道黨工委把疫情防控工作是否到位作為企業復工復產的前提條件,以樓宇為單位,以5個分組為板塊,32幢樓宇“一樓一表”信息全部上墻,掛圖作戰。半淞園街道黨工委主動對接科技企業,將隨申碼掃碼開門應用于社區,嘗試通過隨申碼、開門碼二碼合一,助力社區通行管理。普陀區宜川路街道黨工委不僅充分發動機關和居民區黨員奮戰在社區防控最前線,還充分激活“惠動宜川”黨建成員單位、“兩新”黨組織一同履行社會責任,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工作黨員共計超過1100名,建立黨員突擊隊超過150支,設立黨員先鋒崗超過50個。
疫情之下,區域化黨建同心圓還在擴大。近日,閔行區吳涇鎮黨委和閔行區投資促進中心黨組共同開展以“勠力同心戰疫情 同舟共濟克時艱”為主題的黨日活動暨區域化黨建合作簽約活動,旨在構建以黨建為引領,形成集黨建服務、社區服務、招商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格局。通過項目化對接、實體化推進,創新區域化黨建形式,做實區域化黨建內涵,打通區域化黨建聯動壁壘。發揮雙方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平臺優勢,在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方面互相支持、聯動推進,促進共同發展。
來源:上海基層黨建
責編:姚潤萍
編審:陳衛平 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