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南都·灣財社推出“透視廣州國企改革”專題第四篇報道,剖析廣電計量(股票代碼002967)過去三年的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之道。
作為一個與“國計民生”“吃穿住行”都息息相關的行業,計量檢測行業在高質量發展時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國內龐大的需求孕育了數千億的市場,目前中國檢測機構突破5萬家,但頭部機構卻屈指可數,廣州無線電集團旗下的A股上市企業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計量”)就是其中一家,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全國布局、綜合性的國有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近日,廣電計量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敦鵬接受南方都市報·灣財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得益于廣州無線電集團“改革”和“創新”的基因,廣電計量過去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未來將不斷豐富業務線、拓寬產業邊界,助力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1年底,我國共有檢驗檢測機構5萬多家,但存在高度碎片化、無序競爭嚴重的現象,收入在1億元以上的機構僅有579家。黃敦鵬認為,發揮國有平臺、上市公司、全國布局等優勢,積極推動行業優質資源整合。憑借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有信心打造成為檢測領域的頭部企業。
市場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內生性增長
今年,廣東省和廣州市都在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當家”,而作為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計量與檢驗檢測是國家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產業升級、公平貿易保障等的技術支撐力量,對推動產業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作為扎根廣州、布局全國的國有第三方技術服務企業,廣電計量也把“高質量發展”作為今年的首要任務。黃敦鵬表示,今年廣電計量將圍繞“強化效益經營優化業務結構 夯實基層管理 打造優勢平臺”的年度經營主題,以提升經營效益為中心任務,在經營效益和產業質量方面下狠功夫,推動企業高質量持續發展。
廣電計量成立于2002年,是廣州無線電集團旗下A股上市企業。廣電計量前身是原信息產業部電子602計量站,截至2021年底,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由2002年的294萬元增長至22.47億元;拓展分(子)公司60多家,成為一家全國布局、綜合性的國有第三方計量檢測機構。
這得益于計量檢測市場龐大的體量,2017-2021年檢驗市場規模由2633億元增長至4090億元,2021年增速為14.4%,實現快速增長。一方面,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環境與環保(不包括環境監測)、食品、機動車檢驗、農產品林業漁業牧業等傳統領域檢測需求高速增長,另一方面,高端裝備、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均處于高景氣發展期,也極大地支撐了計量檢測行業的持續景氣。
同時,廣電計量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守獨立第三方立場,在資金、技術、公信力三方面均建立了較強的壁壘,通過“產業+資本”戰略擴展業務及地域。在黃敦鵬看來,廣電計量這些年的迅速壯大,還得益于混改,市場化的分配機制、用人機制、業務考核機制。
“公司是國內極少數較早完成市場化改制的國有檢測機構,同時也是較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制、建立多元化的國有控股治理結構的公司?!痹?021年年報里,廣電計量把體制改革作為自己的核心優勢之一。早在2009年,在政府和無線電集團的主導下,廣電計量進行國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改制,在保持國有控股的同時,增資擴股引進了核心經營管理層持股。目前管理層持股比例達到18.08%。
廣電計量表示,通過這些舉措,核心骨干員工與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充分調動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進而搭建了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激發了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業務結構轉型,開辟多元專業線服務
2020年9月30日—2022年9月30日,廣電計量營業收入增長60%,總資產增幅分別達到69%,但凈利潤略有下滑,特別是2021年,扣非凈利潤出現了2019年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對此 ,廣電計量解釋稱,主要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營業收入增速放緩,但職工薪酬、折舊費用及房屋租金等成本費用較快增長。
隨著業務規模的快速發展,凈利潤與營業收入的增速不匹配等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開始顯現,培育新的增長點、開辟多元專業線服務,成為廣電計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皺z測機構只停留在單純的檢測服務層次,體現不出技術競爭力和差異化”,黃敦鵬表示,往科研和咨詢領域延伸,可以拓寬公司的技術領域和業務邊界,構建行業技術話語權。
2022年,廣電計量持續推進“一體兩翼”戰略布局,“一體”是全國各分子公司、事業部推動業務結構向“計量+檢測+科研+咨詢”綜合化業務持續升級,“兩翼”是發揮科技創新平臺和上市資本平臺優勢,推動“實業+資本”協同發展。
黃敦鵬表示,廣電計量的業務實現了綜合拓展,從單一的計量校準服務,擴展到包括計量校準、可靠性與環境工程、電磁兼容檢測、集成電路測試與分析、化學分析、生態環境檢測、食品農產品檢測、軟件評測與信息安全、技術培訓等多條專業線,初步完成了從單一計量校準向綜合化業務結構升級轉型。
在華安證券研究員尹沿技看來,廣電計量的特殊行業試驗業務優勢明顯,元器件篩選和失效分析業務快速發展,科研咨詢業務持續發力,打造“計量+檢測+科研+咨詢”的綜合業務格局,新能源、NVH和智能裝備等業務線取得新突破。
與國家戰略一致,把握行業先機
創新驅動和前沿技術布局,是技術服務性行業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關鍵。市場監管總局曾在2021年發布有關“推動檢測行業做大做強”的文件,強調檢測行業“要瞄準國際技術前沿,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關鍵檢驗檢測技術自主可控”“推動檢驗檢測與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和量子傳感技術融合發展,引導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黃敦鵬表示,企業經營業務要與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戰略保持協調一致,才有生命力。
廣電計量業務服務覆蓋十多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從“國之重器”到“衣食住行”,從“高端制造”到“綠色發展”,并為大飛機系統級適航取證、國本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農業農村部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國家地表水監測網采測分離等重大項目提供技術服務保障。
技術的變革也為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廣電計量加強優勢業務能力補強和新業務拓展培育,推動數字化轉型,前瞻性布局戰略芯片、軟件測試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例如補強集成電路檢測能力和培育信息化測試領域業務等,實現關鍵檢驗檢測技術自主可控。
數字經濟時代,我國各行各業開始向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轉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2022年以來,廣電計量構建了“前期規劃設計評估+中期開發軟測、大安全+后期運維管理治理”的軟件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覆蓋軟件造價評估、軟件測評、信息安全風險評估、信息安全測試、滲透測試、代碼審計、咨詢規劃、數據治理等領域,是全國現有12家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評估機構之一,而DCMM是我國數據管理領域首個國家標準《GB/T 36073-2018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
內生外延雙輪驅動,規??焖僭鲩L
對于廣電計量多年的增長,黃敦鵬認為,一靠內生性增長,二靠外延式并購。2020年廣電計量上市后第二年,收購中安廣源,布局EHS(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評價業務;2021年收購江西???,進軍放射衛生服務領域;2022年上半年,投資控股深圳博林達,深化標準物質業務布局。通過并購與現有檢測服務具有協同效應或在新業務領域發展較好的檢測公司,廣電計量規模體量也實現快速增長。
內生性增長和提升質量也是廣電計量今年發展的重點方向。黃敦鵬強調,今年要堅持以盈利為企業的首要目標,優化各業務線業務結構,提升業務質量;全面推進管理下沉,提升基層一線的管理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效能;充分發揮品牌和技術優勢,整合內外部資源,推動經營模式持續創新,做大發展平臺,向行業一流企業不斷邁進。
“疫情過后,隨著經濟的復蘇,公司的潛力會逐步顯現,我們將推動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未來發展我們充滿信心?!秉S敦鵬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