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可持續發展之路,是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十四五”時期,國家明確建立以“水生態系統健康”指標為核心,以“水生態保護”“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保障”三方面指標為支撐的指標體系,著力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治理為主,向水生態、水資源、水環境等要素協同治理、統籌推進轉變。這一目標的提出,也標志著水治理、水修復工作從以往單維度的理化指標考核向多維度的水生態健康考核的一次質的躍進。

水生態環境是衡量水體是否健康、生態系統是否完善的重要標準,是一種系統思維、生態思維。在水生態多維度健康考核中,水生態監測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監測的目的是為了水生生物多樣性、水生態健康以及最終的人類健康而服務,認識到水環境監測的重要作用,并制定完善的檢測機制,勢必有助于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廣電計量,護航生態環境保護——水生態監測
一直以來,在評價水域環境質量時,針對物理化學指標的水質評價指標作為水資源保護工作管理工具,應用最為廣泛,簡單高效,符合水質保護的任務要求。但隨著我國新時期治水目標要求的提高,僅通過若干物理化學指標評判水體好壞的方式就顯得過于單一,采取綜合性的水生態環境指標進行評價則更為客觀全面。
水生態監測的目的在于了解和運用水生生物多樣性、水生態健康,最終為人類健康服務。同時,對水體中的各類浮游動物、植物、微生物等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水生態系統結構、水生態功能進行監測,是水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水資源合理利用的重要依據。
廣電計量作為有社會責任和擔當的國有企業,憑借長期精益求精的質量實踐,為水生態文明建設護航,助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美水環境、健康水生態的 “剛需”。

水生態指標檢測能力:
1. 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生物調查(大、中型、微微型、微型、小型)、底棲生物、潮間帶生物、魚類資源、海鳥、污損生物、游泳動物和微生物。
2. 淡水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生物調查(大、中型、小型)、底棲生物、魚類資源、著生藻、鳥類、維管束植物和微生物。
3. 水質質量指標:總氮、總磷、氨氮、硝氮、亞硝氮、化學耗氧量、活性磷酸鹽、活性硅酸鹽溶解氧、葉綠素a、懸浮物和pH值。
4. 水文氣象指標:水深、流速、流向、日照、風速、風向、氣溫、氣壓、天氣現象、雨量、水溫、透明度、鹽度和濁度。
5. 水環境&沉積物污染物指標:揮發性有機物、總汞、鎘、鉛、砷、有機碳、氰化物、石油類、多環芳烴(PAHs)和苯系物。
廣電計量生態環境事業部隸屬于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服務能力覆蓋水質、空氣廢氣、噪聲、土壤、固廢、電磁輻射等領域,可提供全面的環境檢測、評估和咨詢服務,是國家、省部級土壤修復評估檢測服務、農田污染綜合管理檢測、水質監測分析等重大項目的承接和技術支撐單位。